现在工厂做点儿实业真不容易
全都是重资产
毛Sir认识的工厂主们
账面有点钱就全部又拿去再生产了
工厂在国内已经卷得飞起了
生存环境很险恶
生产、销售所有环节一把抓
留在国内的工厂大部分都活得很痛苦
产能不转移就是慢性死亡
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工厂,不出海就出局!”
这不是选择题而必答题
中国供应链的全球化,这是个趋势
就像当初我们义乌的发展一样
从零售到批发再到出海全球化
跨境电商作为完全可以带动产能出海的新鲜行业
之前迟迟没有被重视
时间回到5月份,那是我们跨境工厂佬儿第一版的易拉宝问世
黑红配色十分霸
于是就有很多人问了
“你们跟工厂是什么关系?”
瞒不住了
我们其实是“厂二代”!
没有没有开个玩笑,
其实跨境工厂佬儿这个名字
是表示咱们和工厂之间的深厚联系
近两年
毛sir身边很多开工厂的朋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理由,
看到了20年21年跨境电商的火爆现象
纷纷选择加入跨境电商这个赛道
但是生产制造业转型跨境卖家
谈何容易?
KD在跟着毛sir去和一些转型卖家的工厂老板交谈之后
总结了一点点他们成功的经验
1、千万不要放弃自己的优势
从事制造业的朋友,进入跨境电商的第一步
就是直接从外贸公司挖个主管,
然后招几个“有经验的”运营
就着急忙慌的开始了
结果遇到的第一个头疼的问题
有很大可能就是:
“老板,我们的产品不行,需要换。”
对于传统的跨境电商公司或者说外贸公司
开发和运营产品的灵活性比较强
遇到“不合适”的产品
大不了就直接换赛道
但是对于生产制造类的工厂
抛开自己原有的优势
去做一个完全陌生的产品
其实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儿
KD也听到不少工厂老板
自家本来是生产这个产品的
结果搞着搞着,
开始大量外采另一个产品
然后加价销售
把自己活生生变成了一个零售商
KD觉得大多数工厂老板的初衷
应该是利用跨境电商
来弥补和提升自己的业务
但是南辕北辙
在转型的过程中
又去做了一个自己不怎么熟悉的产品
这样做的话风险是被直线拉大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在原有的产品上做低成本的改造升级
比如根据海外用户的习惯调整产品的细节
把产品规格和包装做到因地制宜
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先把货给卖出去
边卖边收集客户的反馈
慢慢改进自己的产品
2、别做太多尝试
很多工厂卖家转型都喜欢“高举高打”
KD跟制造的朋友聊
他们很喜欢一上来就按吨砸钱搭团队
然后准备巨量库存去冲销量
烧钱去刷单,测评,搞广告
但真实的跨境零售是要靠长期积累的
跨境零售行业需要花钱的点很多
能够浪费钱的地方更多
来自成功转型卖家的建议是
一上来先小规模去做尝试
给自己一点时间
当你真正能够把商业模式和流程彻底跑通
然后再想扩张的事儿
3、要有躬身入局的思想准备
运营多数不是企业经营者
无法站在更高的维度
更全面地考虑问题
没有真正经历过创业的朋友
都不知道风险二字有多么沉重
没有当过老板的人
多数也不知道
除了销售之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
没有经历过现金流危机的朋友
多数不知道掌控节奏的重要性
小成本试错永远都是一个良性创业的开始
最好的方式一直都是躬身入局
花时间和精力好好学习
琢磨出一条真正可行的路
慢慢加注,而不是一上来就直接梭哈。
俗话说,
成功的卖家背后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工厂
而现在许多产品优秀
还愿意躲在卖家身后,配合度很高的工厂
真的不好找了!
但是,虽然探厂产品还在起步阶段
但是咱们很有信心
其实之前跨境工厂佬儿组织过两次线下活动
带领跨境卖家去外地走访产业带工厂
而现在咱们更进化了
不需要卖家们再抽出宝贵时间亲自走访
因为咱们从创立之初
就跟工厂们有血肉般的联系
20年做防疫物资出海
咱们勾兑了工厂、物流、卖家三方生态一体的社群
跟工厂老板们结缘之后
工厂两个字就加在公众号名字上了
我们亲自走访靠谱工厂链接卖家和工厂生态
都在咱们的《毛sir的探厂日记》
所以各位卖家们
你们想看什么产品的源头工厂?
哪家工厂谁想出镜介绍产品接触跨境行业?
请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