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睡着时特朗普又又又来了一波突然袭击
继昨天咱们宣布反制美国加税50%后
特朗普突然宣布:
美国要把原产于东大的进口商品关税涨到125%
同时宣布给75个以上正在进行贸易谈判的国家
暂停90天的关税加征
再给这些国家降低10%的对等关税

同时特朗普正在大力推进一项收费:
对中国船舶和港口起重机征收停泊费和关税
中国船只停靠一次收100万美金
4月17日将做出决定
其实对美国站卖家来说已经麻了
关税超过某个阈值再怎么加都不再敏感
因为税金比产品都贵了
大家也都知道两国都在比数字大小
美线物流朋友表示价格涨得都不想收货了
毕竟货在海上漂着漂着就从发货的10元/KG变成到港的20/KG;
上午刚发出去的报价下午就要调整
目前现在1KG比以前加20%的时候上调接近5块
而风暴中心的美国站卖家们都实行了战略收缩
好消息是美元汇率上涨对冲了一点成本
卖家们的动作很一致:
要么备货比之前更加谨慎
直接停货的也不少
同时看看其他机会;
要么给产品涨价
直接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传统贸易都在观望等这波关税大战过去再说

为了应对美国关税威胁
已经有不少卖家盯上了欧洲市场
一位美国站卖家直言:
已经停发美国
20万的国内库存已经在向德国仓库开发!
为了应对新形势
昨天跨信通老韩召集了一帮欧洲卖家头脑风暴
探究跨境电商的下半场在哪
这次研讨会受到参会者一致好评
安羽把部分成果总结一下给各位:
第一是大部分美国站亚马逊卖家调价是有问题的
关税导致产品价格上调
结果反而让卖家实际利润减少了
比如一个产品定价100美刀
假设佣金15%佣金就是15美刀
因为关税的影响成本提高
卖家把卖价上调了20美刀
这时候佣金从15美刀上涨到了18美金
相当于卖家提价后实收反而少了3美刀
这就是卖家不按比例涨价的问题

第二是美国卖家正在大量涌入欧洲
老韩直言:
不少美国站卖家如果一件货都不备美国
库存可以铺遍全球
当然在美国做的好,在欧洲未必做的好
而对欧洲卖家来说
现在要考虑多市场的问题而不是做纯欧洲
之前美国站卖家为什么不做欧洲站?
主要原因是看不上
美国一个国家贡献了世界30%的消费
欧盟加起来也不过18%
美国站卖家看不上国家分散体量又一般的欧洲站
内部数据统计
美国站店铺数量超过20万
亚马逊德国站所有账号不过5万8千套,法国4万9千套
英国是5万出头
如果这20万的美国站卖家今年跑步进入欧洲市场
啥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是欧洲环境和美国环境不一样
相对宽松
资深欧洲卖家LUIS认为
就从测评来看欧洲市场风险比美国要低
主要是每个站点没有那么多买家号数据给亚马逊做比对
只要长期维护把留评控制在10%以下
测评的风险就比较低
所以欧洲测评比美国更普遍
LUIS直言不测就没办法刺激关键词的活跃性
自己去送测一点也不客气
每次撒出十几万的货值
直接把30个送测名额怼满
第四个是欧洲本土号的弯弯绕绕太多
别说新手,老手也容易踩坑
LUIS分享了自己的问题:
因为是要做电器所以不做炮灰号
结果在意大利的公司要找税务公司自主申报税务
一年要花个八九千欧元
这就是欧洲大站点的合规成本之一
严查地址一致问题也让LUIS烦恼
如果法人已经在意大利或者西班牙拿到了本地绿卡
如果是华裔
问题是德国税号下来的地址不是这个意大利或者西班牙法人注册的公司地址
而是这个意大利法人中国护照的地址
所以亚马逊要求不停地开CASE查地址
因为亚马逊系统判定的地址是公司地址
和法人的中国护照地址冲突
结果亚马逊一个月查两次
LUIS直接不发德国了
老韩表示部分主体根本下不了德国VAT
比如塞浦路斯和匈牙利等等
第五是欧洲品牌做好防护
有在座卖家分享案例:
自己的产品在某个类目上卖
忘记注册7类
结果被竞对抢注7类
注册了新的亚马逊账号后在新账号建立品牌授权
把自己的货下架了
竞对抢占了市场
老韩补充表示
欧洲卖家知识产权的大坑主要是单国的问题
不少卖家注册了欧盟标就放松警惕
结果被其他人注册了德国标
德国大站点被他人恶搞了
这些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
……
以上是部分咱们头脑风暴的内容
关税战暂时看不到结束的信号
咱们的目光还得向钱看,向厚赚
欧洲作为消费力强、卖家素质还不错的电商市场
肯定会有大批美国站卖家入场
借此咱们跨境工厂佬儿将在4月举办一场培训会
“破解欧洲站盈利密码——亚马逊欧洲站高阶运营实战训练营”
咱们邀请来欧洲亿级卖家许乐、欧洲税务专家刘东、本土号资深从业者Mint
为参会者带来从选品、运营、陪跑、本土化解决方案等最实用的技巧
原价3999元、限时铁粉福利价399元!(需要出示关注公众号截图)
扫码抢座,解锁欧洲站增长引擎 !